English

农业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

1998-01-1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农业区划,作为指导与规划农业生产的基本功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其作用是在查明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技术的角度,揭示农业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规律,研究区域资源的优势和劣势,生产发展的潜力,按市场需要论证其生产方向和任务,调整农业的结构和布局,合理配制生产力。它既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宏观经济决策的应用科学。

我国的农业区划20世纪3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以自然条件为依据的,它既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体现农业区划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自20世纪30年代,我国才开始对农业区划进行正规研究。经历了50~60年代的农作物区划和某些县的农业区划试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科学大会制订了全国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把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列为第一项。半个多世纪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区划这门新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由周立三、沈煜清作顾问,李应中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区划学》,阐明了农业区划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全面总结了我国农业区划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农业区划研究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探讨并阐述了农业区划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和基本框架,回答了长期以来农业区划界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些基本问题,指明了农业区划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前景,表明我国农业区划研究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区划研究,从自然因素和自然条件,发展到自然与经济并重;从分区划片,发展到宏观研究农业区域;从单纯限于农业生产领域区划,发展到农业再生产的其他领域,甚至于农业区域经济的研究;特别是在近期研究中,把市场经济的活力因素,注入到该项研究中,使之更加紧密地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相联系,因此,对我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分布、劳动地域的分工、农业资源的合理配制等进行规划与实施,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农业区划学,是地学、农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在近年来大规模开展农业区划实际工作推动下成熟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农业区划学》就是在系统地调查研究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配制为中心,以近十多年农业区划活动为素材,全面反映我国农业区划学界的研究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的一部大型的农业区划学科理论专著。它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并进一步吸收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拓宽和深化研究领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